探討:打擊“買分賣分”任重道遠
誰來管這些路邊的“九八佬”?車管所張貼著“禁止中介進入”的標語,甚至一度播放廣播杜絕“九八佬”進入。記者看到,車管所和檢測站內(nèi),確實很少見到他們的身影。不過,他們成群游走在車檢站周邊,一見到有小車開過來便涌了過去。
“在路邊做生意,沒有人來管?!蹦蠈幨形逡宦飞系囊弧熬虐死小闭f,正是駕照記12分規(guī)章的實行,才衍生出了“買分賣分”這個灰色市場。
對此,南寧市交警部門也證實,目前交警部門對代扣分違法行為的查處還存在一定難度。5月6日,公安部網(wǎng)站稱,公安部交管局正在建立健全查處“買分賣分”行為的工作機制,針對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核查程序。
本報南國法援一名律師稱,社會上出了一些新問題,相關部門出臺一些行政規(guī)章來約束是有必要的。不過,對于駕駛員違法的情況如何取證,值得探討。其他一些國家電子眼拍照作為交警的處罰依據(jù)時,除拍下車牌號,還須拍下駕駛員的容貌,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張照片,才能據(jù)此進行處罰,可以避免交通違法處罰難落實到真正違法者的弊病。我國的電子眼拍照技術明顯滯后,管理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核查程序。要切斷“買分賣分”這條黑色利益鏈,一方面要加強內(nèi)部監(jiān)管,對違規(guī)銷分的行為進行糾正;另一方面還應建立買賣駕照分數(shù)“黑名單”制度,對“九八佬”及賣分的駕照持有人加強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