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歐盟分社莫斯科10月12日電 記者 付敬)在李克強作為總理首次訪問俄羅斯前夕,俄羅斯前外長伊萬諾夫接受了《中國日報》書面專訪,稱中俄高技術合作具有天然互補性,俄羅斯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chǎn)品是雙邊合作的關鍵內(nèi)容,雙方是應將強烈的政治愿望變成現(xiàn)實了。
他說只有這樣做,才能順應新的國際發(fā)展趨勢的要求,這是因為21世紀的雙邊關系將以高技術、信息社會和人力資本合作和競爭為核心。
“我們在高科技合作這方面有太多的潛力,因為中俄雙方天然互補,”他說。
他說雙方需要在太空和航天技術、交通和通訊等重點領域加強合作?!斑@可能會不易,但我想雙方推進高科技領域合作的政治意愿都相當強烈。我想,是推進具體的項目、制定商業(yè)計劃、建立公私伙伴關系以推動高技術領域合作的時候了,”伊萬諾夫說。
他建議說雙方可以推進大學和實驗室的合作,建立孵化器、技術園同時解決涉及知識產(chǎn)權的問題。“高科技領域合作比從西伯利亞到中國北部建立輸氣管道要難得多,但這是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他補充說能源合作已經(jīng)建立了很好的基礎,但他認為:“地基不可代表整個建筑?!?/p>
他說中俄經(jīng)貿(mào)合作已經(jīng)有很大規(guī)模,同時在持續(xù)增長,但缺乏雙方都需要的深度和多樣性?!拔也皇莾H僅指雙方投資和貿(mào)易量的規(guī)模,我想更強調經(jīng)濟關系的質?!?他說。
他對李克強總理訪俄表示熱烈歡迎,希望他的訪問能夠進一步推動中俄共同建立的以雙方完全獨立決策、不尋求政治和軍事同盟但尋求互利共贏為核心內(nèi)容的“典范”大國關系。
“我認為中俄關系可以被認為是21世紀大國關系的典范,”正在華盛頓訪問的伊凡諾夫書面回答《中國日報》提問時說?!斑@不是一個僵硬的政治或軍事同盟。兩國都完全決策自由。”
伊萬諾夫分別在1998-2004年葉利欽和普京任總統(tǒng)時間擔任俄羅斯外長,在2004年--2007年間擔任俄羅斯安全委員會主席,是俄羅斯資深政治家,他也是中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親歷者、設計者和實施者。
伊萬諾夫的回應也是在歐盟和美國因為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加緊制裁、而西方輿論普遍認為中俄會結盟的背景下做出的。
69歲的伊萬諾夫說兩個國家在處理關系時,盡量考慮到了對方的利益、關切和愿望。
“沒人想著做老大,即使在處理最為復雜棘手的問題時,雙方都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來取得共贏的解決方案,”現(xiàn)在在莫斯科國立國際問題研究院(Moscow Stat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擔任教授的伊萬諾夫說。
“我們雙方要繼續(xù)努力使我們的雙邊關系更有效,對國際事務施加共同影響,”伊萬諾夫說?!熬臀业目捶?,中俄可以在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方面大有作為,為全球安全和發(fā)展做出貢獻?!?/p>
(中國日報歐盟分社付敬、實習記者劉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