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星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財報。
從財報上來看,三星業(yè)績墜落的速度宛如流星一般快速,而且呈現越來越快的趨勢。三星2014年一季度運營利潤為8.4萬億韓元(約合80億美元),同比下滑4.3%。僅僅三個月以后,三星二季度營收為52萬億韓元(515億美元),同比下滑約10%;運營利潤為7.2萬億韓元(71億美元),同比下滑24.5%!
更讓人擔心的是,近日三星發(fā)布的三季度初步財報顯示,營收僅為47萬億韓元(約合442億美元),同比下滑20%;運營利潤更是同比下滑59.7%,僅為4.1萬億韓元(約合38億美元)。業(yè)內專家則對此表示,對三星而言,最糟糕的日子還沒有到來,困難才只是剛剛浮出水面。
三星財報已經連續(xù)四個季度呈現下滑趨勢,而且下滑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其中,運營利潤的下滑幅度幾乎是三星近五年來最大的一次。但面對急速下滑的營收和利潤,三星高層似乎顯得束手無策。
四個季度,也就是一年的時間,三星都處于墜落狀態(tài),這對于這樣一家巨頭來說,不能容忍之痛。
更嚴重的是,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下滑的態(tài)勢似乎沒有絲毫減弱、停止的跡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三星業(yè)績一落千丈的呢?
首先,在國內中端移動市場上,三星受到國產手機品牌,如小米、華為、聯想、中興及二三線廠商的嚴重沖擊。近一年來,國產品牌大打大屏、高配、低價戰(zhàn)略,這就使得用戶在同樣的配置,同樣的系統(tǒng),更理性的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國產品牌,而三星僅以品牌附加值就要賣出天價,則越來越不被用戶所認可。
再者,在高端移動業(yè)務領域競爭不過蘋果。面臨新老帥交替的當下,三星沒有支撐起自己寵大商業(yè)帝國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還是可穿戴的設備等熱門產品,迄今的三星幾乎沒有具有大革命性意義的技術和產品。
如今的三星它更像是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代工廠,只是將Android系統(tǒng)、Windows系統(tǒng)塞入一堆硬件中而已。反觀三星自以為老對手的蘋果,雖然硬件與設計上面臨與三星一樣的問題,但其畢竟還擁有專屬自己的靈魂——iOS、OS X、App Store。
顯然,三星在高端移動業(yè)務領域,與蘋果相比缺乏自己的靈魂。
最后,除移動業(yè)務之外,三星難有較大建樹。對于三星來說,移動業(yè)務是其門面,必須要堅持下去,但實在沒辦法挽回殘局,三星也只能在其他領域再尋生路。譬如,三星的芯片業(yè)務依舊運營良好。
業(yè)內專家估計,到今年年底,芯片業(yè)務帶來的利潤將占到50%以上(去年為20%),這將超越移動業(yè)務成為三星最重要的支柱。為此,三星將投入15.6萬億韓元(約合150億美元)在韓國建設一家半導體工廠。
新工廠位于韓國首爾以南的京畿道平澤市,工廠建設將從明年上半年開工,計劃2017年下半年完工并投產。
但芯片業(yè)務還是不能挽救三星于水火之中。因為,蘋果早已認識到將芯片全部交給三星制造是不可行的,所以已經將部分業(yè)務交給臺積電。在這樣的形勢下,盲目擴張芯片產能極易造成嚴重過剩,因而被拖死。此外,三星自家芯片與高通、聯發(fā)科相比尚有差距,中短期內并不能在芯片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當然,三星還是困則思變,早就進軍智能家居平臺、可穿戴智能設備等多個領域。只是這些都只能稱得上是備選防守性方案,在目前的影響力依然沒有移動智能終端那么強勢。但隨著移動業(yè)務的不斷疲軟,如果有一天三星改行賣其他電子產品,也不必感到驚訝。
現在的狀況是,三星目前雖然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出貸量還是占居第一,但其緊隨其后的廠商差距已經微乎其微。
三星原本大好的中高端市場的占有率也被蠶食殆盡,在中國這較具潛力的移動業(yè)務市場上,三星未來發(fā)展空間卻已越來越窄。
所以對于三星來說,要么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上不斷技術和產品創(chuàng)新,殺出一條血路來。要么轉行發(fā)展其他較具潛力的電子產品,但是其他領域也會面臨強勁對手的競爭。所以三星會否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將拭目以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并不代表網站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于傳遞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