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17日電(記者 蘇舟)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烏鎮(zhèn)如火如荼的舉行著,眾多互聯網大咖現身互聯網大會。
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工程師吳曼青表示,“人立方”助力“搜索恐怖分子的意圖”。
吳曼青說,“恐怖主義是全世界共同要面對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這種恐怖主義的發(fā)生在兩個空間里都存在,一個是實體空間,一個是虛擬空間。我個人覺得并不存在僅僅是互聯網空間里的反恐問題?!?/p>
吳曼青認為,“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存在就有痕跡,聯系就有信息’。只要你存在就有痕跡,你聯系的話就有信息?;谶@么一個判斷,我覺得我們的主導思想可以歸結為,‘虛實結合,信息主導’?!?/p>
“我覺得在實體空間應該管好他的存在,他可能今天在一個地方,明天又跑到另外一個地方。虛擬空間,可能要管好他的相互聯系,我們甚至可以把恐怖分子在虛擬空間的特征準確地描繪出來。我們提出“人立方”的概念,當然這個立方可能是多個維度,比如職業(yè)、興趣、愛好、消費習慣,我們從這里面找到他的蛛絲馬跡?!?/p>
吳曼青還補充道,“舉個例子,比如在一個比較落后的地方,你發(fā)現他沒有什么職業(yè),但他的賬戶上很有錢,他可能沒有海外關系,他整天用國際化的聊天工具去溝通和聯系,這些可能都是恐怖分子的一些基本的特征。當然我們也會去描繪他,總結出他的特征?!?/p>
吳曼青表示,“我們并不主張‘大數據平臺’,我們叫聯合的信息環(huán)境,來描繪出他們的存在,描繪出他們的聯系,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準確地預測他的意圖。現在我們老說搜索,如搜索一張圖片,搜索一種文字,搜索一段視頻。我們的觀點則是,是不是可以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下去搜索恐怖分子的意圖呢?因為恐怖活動一旦發(fā)生以后,我們要調查一件事情,去研究為什么發(fā)生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需求是預測即將要發(fā)生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