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7月18日電(信蓮)據(jù)英國《金融時報》網(wǎng)站7月18日報道,日本軟銀集團已同意以234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076億元)的價格,收購國際著名芯片巨頭ARM。而此舉也被視為軟銀的一場巨資押注,因為該收購將有望幫助軟銀鎖定未來物聯(lián)網(wǎng)市場的領軍者地位。
《金融時報》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該項收購交易預定在本周一宣布,但目前軟銀與ARM方面還未就該消息置評。
ARM公司是一家已成立25年的公司,目前雇有4千名員工,而軟銀對ARM的收購案也將成為截至目前對歐洲科技企業(yè)的最大一筆收購。據(jù)悉,軟銀將以每股17英鎊現(xiàn)金的價格進行收購,相比上周該公司的收盤價格高出43%。
英國剛剛在幾周前完成了脫歐公投,外界眾多觀點認為此舉有可能降低英國企業(yè)的吸引力。但鑒于ARM是一家全球著名的芯片設計公司,在所屬領域占據(jù)著領導地位,且該公司營收也主要通過美元形式獲得,所以其受到的影響較小。
英鎊兌日元匯率在過去一年下跌近30%,從而增強ARM對軟銀的吸引力。在過去的12個月里,ARM的股價基本上表現(xiàn)平平。
58歲的孫正義幾周前突然與軟銀首席交易官、谷歌前高管尼克什·阿羅拉(Nikesh Arora)“分道揚鑣”。在孫正義的領導下,軟銀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家市值680億美元的跨國電信和媒體巨頭,旗下資產(chǎn)包括美國第四大電信運營商Sprint和雅虎日本等。
業(yè)內(nèi)熟知,孫正義本人對大手筆的“瘋狂想法”尤為熱衷,并一直渴望給自己在此前成功的投資中積累的財富找到用武之地。他曾在2000年斥資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那筆投資如今已經(jīng)增值到650億美元。他還在2006年花費150億美元收購了虧損的沃達豐日本業(yè)務,并借助該筆收購將軟銀打造成了日本第三大電信運營商。
過去10年間,軟銀花費約820億美元展開了140多筆收購交易。幾乎所有交易都是在過去4年由阿羅拉操刀的,其中也包括對滴滴出行及其競爭對手Uber的投資。
外界一直認為ARM可能成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的收購目標,后者未能及時抓住智能手機浪潮。英特爾的x86架構是針對PC平臺開發(fā)的,但用在智能手機上卻存在耗電過大的弊端。
ARM的技術最早于1980年代在英國電腦制造商Acorn內(nèi)部開發(fā)完成,后來分拆為獨立公司,并獲得了蘋果的大舉支持。該公司的技術在第一代移動設備中得以應用,其中也包括蘋果的掌上設備Newton。
ARM的商業(yè)模式是向其他硬件廠商授權技術,因而成為了移動芯片領域的主導企業(yè)。該公司會對每一臺使用其技術的設備收取專利費,而這類設備擁有巨大的基數(shù)。去年發(fā)貨的ARM架構芯片達到1500萬片,比一年前增加300萬片。其中約半數(shù)來自移動設備,但ARM的網(wǎng)絡設備和物聯(lián)網(wǎng)芯片增速更快。
由于ARM只是一家芯片設計商而非制造商,因此得以通過知識產(chǎn)權獲取極高的利潤率。不過,該公司去年營收僅為10億英鎊,在全球芯片行業(yè)中占比極低。
由于將技術授權給蘋果和三星等頂尖硬件廠商,因此外界認為該公司不會成為這些硬件廠商的收購目標,因為這樣的交易可能會疏遠與其他客戶的關系。
(編譯:涂恬 編輯:田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