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稅收過度依賴 調控征稅結構刻不容緩
專家表示,在平抑房價方面,不能僅僅倚仗開征新稅種,應反思稅收依賴癥,對現有不合理稅收徹底清理
■本報見習記者 徐 科
日前,相關機構對139家A股房企上市公司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自2007年一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139家房企繳稅額高達6429.7億元,而同期的凈利潤僅為6265.4億元。由此可知,房企稅負已然超過利潤。
針對我國房地產稅費,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曾形象地稱之為“多如牛毛”。據權威人士估算,目前國內住宅成本構成中,建筑成本占30%—40%,地價、稅費及開發(fā)商利潤占60%至70%。這也就是為什么消費者會將房地產稅收與高房價聯系起來,甚或把房地產稅收當作高房價的禍首。
專家表示,賺錢多交稅多,這首先是稅收制度的要求。房企交稅多少,取決于企業(yè)賣房的多少和利潤率的高低,房地產稅金支出增加,原因在于房企營業(yè)收入、凈利潤等增長。然而企業(yè)一方面可以此為借口,繼續(xù)漲價的經營手段,不斷推高房價;另一方面,會加重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依賴,加深土地財政惡果,房市畸形發(fā)展得不到控制。數據顯示,房地產稅收增長的同時,其他行業(yè)的稅收卻在下降,今年4月份,工業(yè)企業(yè)所得稅同比下降5.3%,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減少14億元,下降1.2%。
分析人士稱,我國現行房地產稅收政策存在著先天性缺陷——集中在開發(fā)與流通環(huán)節(jié),而少涉及保有環(huán)節(jié),不僅不能體現稅收的公平和公正性,還會導致不少個人和開發(fā)商,故意囤積土地,恣意投機,最終使房價一路飛漲。反之,若是嚴格執(zhí)行調控樓市政策,則開發(fā)商的房子就賣不動,相應政府的稅費收入也會受到影響,房價也將停滯不前,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可見,在利益驅使下,地方政府缺乏執(zhí)行動力,樓市調控屢屢未能有效遏制住房價上漲,反而給公眾留下越調越漲的負面印象。
業(yè)內人士建議,在平抑房價方面,僅憑倚仗開征新稅種,只會觸及皮毛,助推房價,而不會從根子上破解困局,應反思稅收依賴癥,找到房價居高不下的“病源體”,同時,對現有的房地產稅收來一次徹底清理,所有涉及到的稅種該合并的合并,不合理的就應立即掃地出門。惟此,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才有可能步入正常軌道。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yè)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