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大漲 或成新時代避險資產

不知曾幾何時,市場人士已經將比特幣價格的波動與宏觀經濟基本面相聯(lián)系起來了。就像近兩個交易日比特幣大漲就被許多分析師解讀為美國債務危機下強大的避險買盤支撐。這樣的說辭顯得如此熟悉,是否意味著比特幣將成為虛擬世界中的“黃金(1259.20, -17.40, -1.36%)”?
比特幣的貨幣屬性是否能夠得到認可,或許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監(jiān)管機構和中央銀行體系能夠給出答案。但至少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許多市場參與者早已將比特幣看做是“與黃金齊名的避險資產”。
美國政府關門引發(fā)的避險買需
2013年10月1日,美國政府迎來了17年以來的首次“關門大吉”,原因是國會兩黨始終無法就聯(lián)邦政府臨時撥款議案達成一致,薪水中斷的公務員不得已面臨遣散的窘境。這一事件被金融市場認作是重大風險事件。
在風險胃納降低的市場環(huán)境下,具備避險效應的金融資產獲得了更多投資者的青睞,其中包括美元、日元、黃金、以及為極客們津津樂道的未來貨幣王者——比特幣。
比特幣——新時代的避險資產
美國政府關門引發(fā)的避險買需只是比特幣避險效應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只要當金融市場出現一些重大風險事件時,比特幣都會收獲不錯的買需,比如今年3月份塞浦路斯傳出的聳人聽聞的存款稅計劃。
從更深層次來說,比特幣的避險效應不同于美元、日元的這一特性,比特幣的“避險”建立在人們對傳統(tǒng)貨幣信心的不斷缺失,這一點與黃金的避險效應如出一轍。
令人興奮的是,黃金是具有實體的金融資產,比特幣卻只存在于虛擬世界中,兩者在各自的領域互不干涉。也就是說,未來的市場將非常樂于迎接比特幣這樣的虛擬金融資產,以使自己的投資組合更為多樣化。
相關報道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lián)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yè)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lián)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lián)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lián)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lián)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lián)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lián)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