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午后全線翻紅,滬指急速拉升,上破4100點后震蕩。隨后再度發(fā)力,突破4200點。創(chuàng)業(yè)板大漲7%。滬指早盤盤中一度連續(xù)失守4000、3900。券商、銀行繼續(xù)護盤。滬深300指數期貨大漲9%。
盡管有周末央行降準降息的“大招”在前,但A股市場卻似乎并不“買賬”。短短半個月時間,A股連續(xù)出現了恐慌性大跌。種種跡象顯示,在一連串暴跌的背后,中國證券市場正在經歷疾風驟雨式的去杠桿過程。
中國周一公布了養(yǎng)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允許至多30%的基金資產凈值被用于投資證券。
數以萬計希臘民眾周一集會,支持左翼聯(lián)盟政府抵制條件嚴苛的國際救援。此前與國際債權人談判破裂,進一步把希臘推向金融動蕩,迫使其關閉了銀行系統(tǒng)。
美聯(lián)儲暗示,鑒于今年早些時候的經濟活動下滑跡象已減退,該央行將在未來數月內采取加息行動,但加息步調可能比官員們之前預測的更為漸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6月17日獲悉,日本國內將首次發(fā)行按人民幣計價的債券。三菱東京UFJ銀行此次發(fā)行的人民幣債券是面向生命保險等日本國內機構投資者的私募債。
境外媒體稱,6月16日,中國股市上證綜指收跌3.47%,至4887.43點,繼6月15日下跌2%后,連續(xù)第二個交易日出現較大幅度回調。報道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上證綜指)16日開低走低,盤中最低觸及4842.10點,尾盤小幅拉升,終場跌175.56點或3.47%,收4887.43點,4900點關卡失守。
渣打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近日發(fā)布關于中國股市的觀察報告,對于當前中國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市場未來走勢進行了分析。
洲際交易所16日在倫敦宣布,中國銀行成為首家直接參與洲際交易所倫敦金定價的亞洲銀行,這進一步提升了中資機構對國際黃金定價的話語權。
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乃至人民幣加入SDR是今年重要的政策目標。
工、農、中、建等九家銀行15日啟動大額存單業(yè)務。以工行發(fā)行的個人大額存單為例,分6個月和1年期兩款,發(fā)行利率最高約為央行存款基準利率的1.4倍,認購起點金額30萬元,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欣欣向榮的港股吸引了中國大陸企業(yè)的并購興趣,而且隨著投資者試圖猜測下一個被收購的對象,很多券商的股價都在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