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離開中國的四方面原因
●成本因素
國內出現的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土地供應趨緊等等,對跨國公司的投資策略產生了一定影響。
在美國、歐盟國家鼓勵產業(yè)回歸的戰(zhàn)略下,中國一些高附加值產品制造遭遇了競爭。福特汽車、卡特彼勒公司從今年3月起,將大部分產品陸續(xù)從中國多家代工廠撤回本土生產。據美國媒體報道,以美元計的中國工資預計將每年增長15%到20%,超過了中國的生產率增速。再考慮航運成本等,中國的成本優(yōu)勢將變得微小。
在低端制造領域,后發(fā)經濟體如越南、柬埔寨等國的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較中國更強,耐克、阿迪達斯等已將工廠搬到這些國家。
●國際市場
何曼青認為,跨國公司對華投資的疲軟,和世界經濟總體增長乏力息息相關。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盟對華投資持續(xù)下降。事實上,很多公司雖然在中國市場保持了高增長,但受累于母公司的經營困境,也不得不收縮在中國的戰(zhàn)線。在2011年海外合并銷售額中,夏普中國市場占比已經達到37.9%,排名第一。但該公司仍不得不出售位于墨西哥和中國的電視機組裝工廠。
●匯率因素
白明認為,人民幣匯率經過持續(xù)升值后幣值已經很高,同等外資進入中國折算成人民幣金額有所減少,提高了投資成本,也影響了外商來中國投資的積極性。自從2005年7月人民幣匯改啟動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由當初的1美元兌換8.27元人民幣升值到現階段的1美元兌換6.34元人民幣左右,升值幅度達23.3%。
●政策導向
我國利用外資更加注重優(yōu)化結構和提高質量,而不是簡單地看引資規(guī)模,這對利用外資的規(guī)模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今年1至6月,農林牧漁業(yè)、制造業(yè)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金融業(y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è),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yè)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較快。
晨報記者 劉映花


-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中國經濟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長
- "互聯網+"與傳統(tǒng)生活擦出朵朵"火花"
- 國企打響提質增效“反擊戰(zhàn)”
- 消費需求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穩(wěn)定器”
- 供給側改革提升經濟發(fā)展活力


- 美國逾30年前扣押伊朗4億美元 現將連本帶息償還17億
- 報告:全球最富1%人群財富相當于其余99%之和
- 1月18日全球媒體頭條速覽:三名美國囚犯伊朗獲釋飛抵德國
- 這三年,習近平全球治理十大成就
- 亞投行總部大樓正式投入使用


- 美國逾30年前扣押伊朗4億美元 現將連本帶息償還17億
- 報告:全球最富1%人群財富相當于其余99%之和
- 1月18日全球媒體頭條速覽:三名美國囚犯伊朗獲釋飛抵德國
- 這三年,習近平全球治理十大成就
- 亞投行總部大樓正式投入使用


- 康熙走了,我們如何繼續(xù)未來無聊的人生?
- “海外豆瓣”IMDb評選年度十佳電影 你看過幾部?
- 假裝在英國 從影視劇中的英倫關鍵詞感受英倫風
- 謝耳朵將在萊納德婚禮上攪局 盤點美劇婚禮上的麻煩事
- 美劇偏愛中國元素 中國人形象這些年變化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