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經濟增長雖放緩 外商投資仍大幅增長
【延伸閱讀】美媒稱外企感覺在華做生意不易 憂成反壟斷目標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道美媒稱,中國有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因此在中國做生意長期以來被許多公司視作巨大的商機;但是,對外國企業(yè)來說這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雖然現在中國人越來越富有了,可在中國做生意并沒有變得更容易。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5月12日報道,兩個中國最大外商組織的負責人說,除了在許多門類限制國際公司以外,還有一種擔心是,中國政府轟轟烈烈的反壟斷運動可能會瞄準外國公司。
報道說,中國的反壟斷制度已經向外國公司開出了大額罰款。豪華車制造商奔馳(Mercedes Benz)被控價格壟斷,被處以5500萬美元的罰款。總部設在圣地亞哥的移動電腦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被指控對技術許可證不公平定價,已經同意支付9.7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報道稱,中國的《反壟斷法》早已在2007年通過,但是直到2012年之后,中國才開始加快實施這部法律。在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主席吉莫曼(James Zimmerman)說,對于許多政府機構來說,新法規(guī)是全新的東西。他說:“中國政府正在經歷一個學習曲線。”而中國美國商會的成員感到自己被卷入了這個過程。
吉莫曼與中國歐洲總商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最近在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行的一次簡報會上與記者談到了他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
“我們已經對政府說過,你們應該把調查目標透明化。有時候我們似乎感到自己成為目標。大部分歐洲公司都是這樣的想法?!蔽榈驴苏f,“中國那邊你會發(fā)現有許多壟斷現象,但是中國對自己的公司的壟斷卻不打擊。”
報道說,中國否認外國企業(yè)成為不公平的目標。中國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說,只有10%的被調查公司是外國公司。根據國家發(fā)改委的說法,中國自去年開始已經對335家企業(yè)和行業(yè)協(xié)會進行了調查;其中33家為外國公司。
外國公司說,它們在中國感受到了壓力
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中國企業(yè)包括國企巨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兩家酒廠因為壟斷經營而分別被處以超過3300萬美元的罰款。
吉莫曼說,中國美國商會最近公布了一項關于中國經商環(huán)境的調查。調查發(fā)現,接近一半回答問卷的成員表示自己在中國不太受歡迎,而各成員所受到的監(jiān)管壓力成為最大的擔憂來源。
兩大商會的這兩位負責人說,他們的成員也對中國持續(xù)在廣泛行業(yè)領域拒絕外國公司進入感到擔憂。
外國企業(yè)必須獲得政府批準才能在中國開展業(yè)務。但是全國各地不斷涌現的特殊自貿區(qū)里,采用的卻是不同的方法。例如,在上海自由貿易區(qū),除了那些列在“負面清單”上的領域,外國企業(yè)可以在任何領域投資。
但是美國和歐洲的商業(yè)團體說,這些自貿區(qū)沒有能夠吸引什么生意,因為許多競爭性業(yè)務領域仍然不對外開放。中國的法律服務市場是關閉的,而且金融服務業(yè)的公司也不允許在中國開設新的分支機構。衛(wèi)生和教育領域的公司也被禁止進入。
中國歐洲總商會主席伍德克稱,雖然中國工商銀行最近幾周在歐洲新開張了三家新的分支機構,但是中國是仍然不愿允許外國銀行進入中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高通
?。?015-05-13 00:3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