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金融市場改革:投資中國股市為時不晚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 丁棟)201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23日在北京舉行,在“貨幣政策的新常態(tài)”主題論壇中,專家指出,當前中國股市的亮點與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開放相關,要解決中國經濟杠桿率高、對外開放不足等問題,中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大有可為,投資中國股市為時不晚。
“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一個很重要的亮點就是股市,這是跟整個中國經濟布局和中國經濟改革相關聯(lián)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黃海洲在論壇中表示,中國金融改革非常值得期待的是“新四化”,即利率市場化、貨幣國際化、國企資本化、投資證券化,落到實處就是投資證券化。
黃海洲表示,中國現(xiàn)在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實體經濟的真實利率比較高,要把中國企業(yè)的杠桿率降下來,資本市場要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此,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贊同,他舉例說,中國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至少比美國企業(yè)高出50%,銀行貸款利率接近6%,債券利息一般是6%、7%,都是非常之高的。這些毫無疑問對于經濟轉型升級是不利的,所以第一個挑戰(zhàn)就是要想方設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
李稻葵說,當前有一種看法,認為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央行或“央媽”(中國人民銀行)坐不住了,開始放松貨幣政策,或者認為經濟增長速度數(shù)據(jù)不是很好看,因此應該把資本市場搞上去,至少短期內不要下來。他認為,這些都不正確。
他表示,過去一年中國經濟通過股市融資量大概占社會融資量的5%,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開始出現(xiàn)了非常好的進展,同時,債券市場發(fā)展非???,如果債權融資的規(guī)模繼續(xù)發(fā)展,在四五年內有可能超過銀行貸款。
對于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張濤表示,中國對外貿易的體量已經非常大,但金融市場開放還不夠,一些金融產品與國際市場之間的流通還遠遠不夠,IMF正在進行審議,將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籃子,而對外金融開放的一些指標還遠遠不能夠滿足要求。
對此,黃海洲回應稱,中國今天的開放與加入WTO時相比有所不同,從被動的接受規(guī)則,到可以參與制定和影響國際規(guī)則,甚至可以把主場搬到國內來,如現(xiàn)在的絲路基金、人民幣基金,人民幣國際化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中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大有可為,投資中國股市為時不晚。(完)


- 智利大使:更多中國投資將提升智利銅礦冶煉水平
- 美媒:“阿拉伯之春”的希望破滅
- 傳澳洲剔骨工年薪24萬可移民 中介:要求雅思5分
- 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發(fā)布疑似中國人質視頻
- 致104人死亡!美司法部認定通用汽車“犯罪”


- 智利大使:更多中國投資將提升智利銅礦冶煉水平
- 美媒:“阿拉伯之春”的希望破滅
- 傳澳洲剔骨工年薪24萬可移民 中介:要求雅思5分
- 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發(fā)布疑似中國人質視頻
- 致104人死亡!美司法部認定通用汽車“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