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業(yè)聯(lián)手欲投標美另一高鐵項目令日企擔憂
【延伸閱讀】美國人怎么看“中國高鐵通美國”?
《國際先驅(qū)導報》記者 李大玖 平悅 發(fā)自紐約、北京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的一番話令外界大為驚訝。他說,中國考慮修建一條從中國到美國的高鐵。如果建成,按照350公里/小時的設(shè)計速度,旅客乘坐高鐵有望不到兩天即可抵達美國。
一時間中國各大門戶和報紙網(wǎng)站紛紛轉(zhuǎn)載,并換上“坐高鐵2天到美國”等引人注目的標題。不過和為此激動不已的國人不同,美國人的反應要平淡得多。
好事!能行嗎?不喜歡……
還記得今年2月3日,中國農(nóng)歷大年初四,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納斯達克大屏上,曾播放過一段介紹中國高鐵最新形象的視頻廣告。但當《國際先驅(qū)導報》記者在繁華的紐約街頭就中國高鐵修到美國的新聞隨機采訪時,8位美國人中有5位不知道此事也對此不感興趣,另外3位被采訪對象的意見則各不相同。
馬修,紐約世界貿(mào)易中心重建工程工作人員,男,30余歲。
“我聽說過從中國修建高速鐵路到美國的事情,很有意思,我看好它。高鐵將促進美國與中國、亞洲還有俄羅斯、加拿大之間的人際交往和經(jīng)濟聯(lián)系。現(xiàn)在美國火車票價很貴,我到任何地方都是自己開車,希望將來高鐵建好了能夠便宜一些,這樣我可以帶著全家人去旅游。我不擔心中國擴大在美國的影響,美國已經(jīng)向中國借了很多錢,讓中國修鐵路是好事,大家都受益?!?/p>
愛德華,紐約一家保險公司職員,男,30余歲。
“現(xiàn)在技術(shù)上完全能夠解決修建跨國高鐵的問題,但是我覺得很多其他的問題將影響鐵路是否建成——誰來投資?誰有管理權(quán)?如何管理?美國的簽證會向中國全面開放嗎?乘火車到中國需要兩天,乘飛機只需要13個小時,或許有人會坐一次火車換個新鮮胃口,但是第二次可能就會放棄了?!?/p>
布朗,紐約巴士司機,男,40余歲。
“我不喜歡這個主意,我認為中國人在吹牛。即使他們真的有這個能力,我也不喜歡?,F(xiàn)在我們找工作越來越難,如果真的高鐵建成了大批中國人跑到這里來找工作,我們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或肯定或質(zhì)疑或否定,這就是美國民眾的真實看法。
中國刺激與美國高鐵大躍進
當然,只要高鐵舒服劃算,美國人也是喜歡的,甚至有不少從中國等國返回的美國人,在媒體上發(fā)出“不知誰才是發(fā)達國家”的泛酸之語。
一些“憂國憂民”的美國媒體就對中國高鐵的發(fā)展格外關(guān)注。2010年中國剛剛完成了全程1318公里的京滬高速鐵路最后路段的輔軌工作,這條鐵路將中國推上了全世界高速鐵路里程最長國家的寶座。美國福克斯新聞網(wǎng)就曾發(fā)表文章感嘆:“中國不可思議的5年高鐵發(fā)展使美國看起來像第三世界國家,這是美國已經(jīng)落后的另一個明顯標志?!?/p>
而到2011年,京滬高鐵開始正式運營,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文章說,列車抵進上海的時候,一位實習列車員問一位在列車上采訪的美國記者,說美國有高鐵了嗎?這位美國記者說,基本沒有。列車員沉默了一會兒說,哦,真的嗎?
或許這位美國記者內(nèi)心會有點“羨慕嫉妒恨”吧。目前,美國僅有一條名義上的高速鐵路——從華盛頓通往波士頓的“阿塞拉”號快速列車。這趟列車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時240公里,但由于必須與其他列車共用鐵路線,其平均速度大大低于最快速度。美國交通部長拉胡德在看到中國的高鐵建設(shè)曾酸酸地感嘆,“美國在主要交通網(wǎng)建設(shè)上被中國超越了?!?/p>
2013年6月23日,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高鐵改變中國》稱“毫無疑問,高鐵已經(jīng)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了中國”,“中國的高鐵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了一個出乎人們意料的成功故事?!狈从^5年前,《紐約時報》在其2009年12月刊發(fā)的《中國經(jīng)濟是否會脫軌》一文中,稱中國耗資2萬億元人民幣的高鐵網(wǎng)節(jié)省的時間未必值這么高的造價,也許還會拖累經(jīng)濟。
或許是中國的成功給了奧巴馬政府啟發(fā)。在中國“縱橫四?!卑l(fā)展高鐵網(wǎng)絡(luò)之際,美國人也開始不甘落后。2008年,奧巴馬上任伊始便投入105億美元發(fā)展高速鐵路。于是,美利堅人民進入了高速鐵路的大躍進時代。但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專家薩謬爾森在其《高鐵:美國政府浪費的快車道》一文中指出了一個美國高鐵發(fā)展的障礙。他認為,州際高速公路大大縮短了旅行時間,郊區(qū)化的居住方式讓人們的目的地高度分散,美國因此成了“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對遠距離旅行而言,航空更快捷和靈活。人們的出行方式?jīng)Q定了美國的鐵路客運日益式微,“美國鐵路客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浪費的代名詞”。
一種軟實力的展示
當然也有一些國際媒體對該項目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疑問。比如英國《衛(wèi)報》評論說,這個計劃“留下了很大的懷疑空間”。在白令海峽修建海底隧道將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工程?!斑@將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長度的四倍?!?/p>
但或許是由于中國高鐵修到美國家門口的那一天還無定數(shù),美國媒體在對此事進行報道的同時,更多的目光是放在中國此舉的意義上。
《華盛頓郵報》在5月9日的報道中寫道:“在過去約5年的時間里,中國鐵路建設(shè)的速度令人吃驚……盡管中國的一些鄰居對其崛起保持警惕,但中國軟實力的核心一直如其所闡明的那樣,即希望與幾乎所有的國家加強經(jīng)濟和貿(mào)易關(guān)系?!敝袊新劽澜绲墓糯z綢之路,明朝鄭和的船隊曾穿越了整個印度洋。“有如此輝煌的歷史視角,建成一條通往阿拉斯加的隧道似乎不會太遙遠?!?/p>
(2014-05-19 09:49:01)


- 保時捷CEO將接掌大眾汽車 “排放門”或引發(fā)史上最貴召回
- 9月25日世界主流媒體頭條:中國將實施重大減排新計劃
- 普京奧巴馬定于聯(lián)大期間會晤 或談敘利亞、烏克蘭危機
- 普京奧巴馬下周一會談 或討論敘利亞危機
- 美國再次向中國強制遣返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


- 保時捷CEO將接掌大眾汽車 “排放門”或引發(fā)史上最貴召回
- 9月25日世界主流媒體頭條:中國將實施重大減排新計劃
- 普京奧巴馬定于聯(lián)大期間會晤 或談敘利亞、烏克蘭危機
- 普京奧巴馬下周一會談 或討論敘利亞危機
- 美國再次向中國強制遣返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


- 一往情深深幾許?七夕尋覓光影故事背后的愛情箴言
- 為生活添色彩 盤點紐約帝國大廈燈光秀特別造型
- 中國道協(xié)否認發(fā)譴責《道士下山》聲明:對影片持包容心態(tài)
- 雙胞胎寶寶激萌走紅屢遭搭訕 辣媽寫答題板機智回應
- 工作也是圍城 畢業(yè)三年你“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