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宣稱,中日對立的根源在于他們在“全方位國家”間競爭中的經濟對立。
在2014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來自中國的中石化以4572億美元的收入,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首次打入前三甲陣營。
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在貿易談判領域已經開始采取了一種更加務實的態(tài)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前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時表示,希望兩國能通過即將舉行的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為雙邊關系“注入正能量”。
法國政界和商界人士抨擊美元在國際交易中的支配地位。
澳洲聯邦政府國際教育署(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5月的過去一年中,在澳開始就讀高等教育課程的海外學生達到了59086人,同比增加了13.6%。
跨國企業(yè)咨詢公司普華永道預測,英國經濟將在2020年超越法國,成為歐洲第二大經濟體。印度則有可能在2030年成為全世界第三大經濟實體,超越德國、日本和英國。
日媒稱,為爭奪這個“東南亞電源”,中日之間的一場投資混戰(zhàn)正日趨白熱化。
外媒報道稱,人民幣國際化在加速進行,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相信未來中國也會加速開放國內資本市場。